9 May 2011

儿童文学(一):儿歌

朱自强老师将来马给予讲座,所以重读他的著作《儿童文学概论》,并作了些笔记。

儿歌的定义及分类

儿歌就是指民间流传的或文人拟作的供儿童吟唱的歌谣。儿歌的最简洁的定义是“儿童歌谣”。对“儿童歌谣”,取一、三两个字,就是“儿歌”,取二、四两字,就是“童谣”。

儿歌可以分为民间儿歌和创作儿歌。

【民间儿歌】就是流传于民间儿童的口头上的歌谣,它属于民间文学范畴,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它的传承性是其精到地捕捉住人类共通的审美情趣后产生的必然结果。

【创作儿歌】是个人的创作,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其内容和形式都折射着作家本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趣味。具有比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所表现的生活更为儿童读者熟悉。


儿歌的价值

  • 蕴藏着厚重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 在思想方面,儿歌,特别是传统儿歌,传递的是人生必需的、端正的价值观念。
  • 儿歌具有记载、保存民俗的功能和价值。
  • 儿歌在幼儿的精神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张打铁,
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一歇,
我要回家学打铁。
  • 这首儿歌以肯定的儿童形象,张扬了一种踏实可靠的人生态度。


儿歌的艺术特质

1.趣味性
  • 儿童吟唱儿歌,主要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儿歌所蕴藏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 表现内容上的趣味性。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你有雨伞,我有大头。
  • 语言形式上的趣味性。“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


2.浅易性
  • 儿歌是提供儿童唱诵的,而不是提供儿童阅读。因此,它在内容上必须浅显,适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和语言程度,这样儿童才能一听就懂。
  • 一首儿歌一般只说明一个意思。
  • 易记易唱


3.音乐性

  • 儿歌的音乐性体现在语言所具有的优美节奏上。

满天星——星

眨眨眼——睛

那颗最——亮

照着北——京

  • 儿歌的音乐性还体现在押韵上。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儿歌的形式

  1. 摇篮曲——是用母亲的口吻唱给婴儿听,哄婴儿睡觉的歌谣。
  2. 游戏歌——有些游戏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伴随着儿歌的吟唱,这样的歌就叫做“游戏歌”
  3. 数数歌——巧妙地把数字与一定的情节联系起来,押韵顺口,让幼儿一方面享受到吟唱儿歌的快乐,一方面掌握了关于数字的知识。
  4. 绕口令——把双声或叠韵的词语巧妙地安插在一首重重叠叠的歌谣里。由于读音相近,容易混淆,念诵时极易出差错,而这正是绕口令的有趣之处。
  5. 连锁调——采用顶真手法结构全歌,即把上句结尾的词语重复用在下一句的开头,或者使用谐音词作为连接上下句的桥梁。
  6. 问答调——也叫对歌,它通过设问作答这种形式,引导儿童认识事物或一定的道理。
  7. 谜语歌——谜语的主要特点是谜面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含蓄地透露出作为谜底的事物的某种特征。“弟兄七八个,抱住柱子过,老来分了家,衣服都扯破。”(大蒜)
  8. 颠倒歌——所表现的都是现实中的事物的方面,具有诙谐、滑稽、幽默的意味。
  9. 时序歌——是按季节顺序来表现自然景物的变化或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的歌谣。
  10. 字头歌——主要的特点表现在押韵上。字头歌有2种押韵方式,一种是以“子”或“头”押韵,一种是采用儿化韵。
  • “天上有日头,地下有石头,嘴里有舌头,瓶口有塞头。”
  • “小小子儿开铺儿,开开铺儿两扇门儿,小桌子儿小椅子儿,乌木筷子儿小碟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