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心得分享.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心得分享. Show all posts

13 Jul 2012

儿时的回忆


看到这张照片
让我回想起童年的记忆

还记得小时候在外公家
我和表兄弟姐妹
其中一人骑上脚踏车后
边按铃
边喊“ice-cream”

这时
我们就假装来买雪糕
真是百玩不厌

我的童年回忆是
甜的
哪你呢?^^

29 May 2011

在漫游中创造双赢的人生

刘轩“在漫游中创造双赢的人生”中畅谈了自己从Harvard大学毕业后到今日一路走来的个人点滴。
在讲座结束前,刘轩总结出3个要点:
  • 个人核心价值 what is my core value
  • 慢下来,享受过程
  • 不害怕重新开始

9 May 2011

朗读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早些日子,我让一群8岁的小朋友朗读这首连锁调《孙悟空打妖怪》,取自朱自强老师主编的《快乐语文读本》。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
后面跟着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
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
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担箩,
后面跟着个老妖婆。
老妖婆,心最毒,
骗过唐僧和老猪。
唐僧老猪真糊涂,
是人是妖分不出。
分不出,上了当,
多亏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
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
妖魔鬼怪消灭光。


首先,我先朗读一遍给他们听。过后,我让他们抄下来。他们非常喜欢这首连锁调。
得到的反馈信息是有一位优秀生竟然在听过2遍后能够背诵!虽然不是背诵整首,可是八九不离十。
另外一位则是学习程度较弱
的小朋友对我说:“我也会背,只是不知道字怎样写”。
我在想往后的日子,如有机会跟他们分享类似的儿歌时,是否应该复印给他,进而提高他们的识字量及学习语文的兴趣。

8 May 2011

2011母亲节快乐

今天是母亲节,我准备了一些有关母爱的图片并透过幻灯片反映出来。此外,当我给8与9岁的小朋友唱一小段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时,他们似乎吓着了,怎么可能我会让他们唱流行歌曲耶?这就是马来西亚教育制度所带来的刻板印象所致。

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
美丽的白发 幸福中发芽
天使的魔法 温暖中慈祥
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

之后,我们动手制作卡片。卡片是2个心连在一起的哦,我也称之为
心连心
同时,我也告诉他们一个是妈妈的心,一个是我们的心,我们与妈妈的心是永远连在一起的……哈哈。
再此祝我的母亲及天下所有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7 May 2011

大声朗读(三):故事《最后一支曲子》


我们读过无数猫与鼠之间的故事,他们或敌对作战,或友好相处,但写他们成为相依相偎的伴侣,成为心心相印的知音,还是极少的。
《最后一支曲子》是一个描述猫跟老鼠彼此相遇、相知、相惜的友谊故事。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白猫的弱小和小老鼠的残疾,从开始就让读者为他俩的命运而担忧。故事中他们的遭遇也确实坎坷:饥饿、嘲笑、污辱、殴打、欺骗等始终没有离开过他们,直至最 终小白生命的付出。他们各自的弱势决定了各自的不幸,而他们的友谊在世人的眼里更是另类的,是不可接纳的,一切注定了他们悲剧性的结局。只要你进入这个故 事,你自然会为他俩的命运牵肠挂肚。你一定在不断地为他俩祈祷:但愿命运会出现转机!


【大声朗读】
这本故事书共有5万个字,我分开2次进行大声朗读。朗读对象是一群9岁的小朋友,我选择这群小朋友是因为个人觉得他们的年龄适中,适合聆听中等篇幅的故事。7-8岁的小朋友年龄太小,他们的专注能力不会太久。10-12岁的小朋友的年龄较大,个人认为比较适合朗读短篇小说之类及朗读后需要涉及个人思考的问题,属于较高的层次。

在朗读的一开始,为了确保小朋友听清楚故事的主角,我让他们说出故事的主角。当朗读进行到一半时,我作适当的停顿并提问他们故事到目前为此发生了什么事情。此目的是为了确保他们都有把故事听进去。当我念着念着的时候,发现很多小朋友都没有目视着我。这不禁让我心里怀疑他们到底有没注意聆听。不过,经过数次的提问后,才发现原来他们都专注的聆听,这时我才放心的继续朗读。

朗读完整本故事书后,我没有借题发挥“友谊”,而是通过提问故事中的主角们的友谊达到如何的程度,从中希望小朋友能够自己思考何为“友谊”。之后,便结束了朗读活动。

5 May 2011

大声朗读(二):绘本《爱心树》


昨天,我对一群8岁的小朋友进行大声朗读绘本《爱心树》。
原本的计划是通过我大声朗读,小朋友们边听故事边观察绘本内的图画,进而引导他们通过故事来联想身边的人——父母。
我一边朗读,一边观察他们的表情。他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睛离不开绘本。朗读完毕后,我引导学生大概复述故事内容的大树是如何一次次的牺牲自己来满足小男孩的要求。尽管他们能够说出来,不过他们却无法联想到身边的人。最后,只有一位小朋友说出来大树就像爸爸妈妈一样为他们默默付出而不曾要求任何回报。
去年的时候,我以同一种方法对一群9岁的小朋友进行大声朗读绘本。当时得到的反应是学生都能够联想到身边的父母,为何这一群8岁的小朋友却无法联想到呢?问题出在哪?是我提出的问题无法做到启发的作用?还是因为小朋友年龄的关系?
反思中……

3 May 2011

小孩不爱读书?

一直以来,我们不难听到家长说现在的小孩不爱看书,不爱阅读等等。
这情况是真的吗?还是市面上的书,来来去去就是这几种。
试想想,如果你是小孩,每一次都是阅读差不多同样题材的故事书,也肯定会觉得闷啦!
又或者是家长不舍得“投资”在书呢?

以下这几本书就是我送给阿姨的孩子(就读于小学)。






《晚安,小熊》


阿秋和阿狐



我手中握着绘本,他们则坐在我身旁,我念,他们听与看书内精美的图画。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辛苦,原因是平时甚少看书。
不过,很快的他们就被书中精美的图画所吸引了。
除此之外,以上绘本的故事性蛮强,有些还富有节奏感与趣味性。
由于他们非常喜爱这几本绘本,所以我就忍痛“割爱”送给他们。
阿姨知道我送给他们时,第一个反应是他们回家之后不会看的。
要知道,一旦家里摆放着书,我们怎知道知道哪一天,家里的小孩会“顺手”拿来看呢?
要是他们看了之后非常喜欢,说不定阅读的习惯就酱培养起来了。
有一次通过电话,我得知他们自己拿来阅读,这证明什么?成功啦! ^^
当他们见到我的时候会说:“怎么没有拿其它绘本来呢?”

大声朗读(一):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



有一天,我分别与一群7岁和8岁的小朋友进行大声朗读《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故事。故事摘自《快乐语文读本》小学卷,主编是朱自强老师。

故事内容大概如下:

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恶梦通通赶跑。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 又破又旧,好难看, 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 “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
爷爷拿起剪刀开始
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 “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
“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 “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 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 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 “这块料子还够做……”

尽管小朋友们的年龄都不相上下,然而7岁的小朋友给予较好的反应。刚开始的时候,小朋友们睁大眼睛,张开耳朵的聆听故事。由于故事一直重复这一段,约瑟说: “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 “这块料子还够做……”渐渐地,小朋友也熟悉了这一小段故事。所以,每当我念到这时,我都会停顿下来。小朋友们则露出了天真可爱的笑容,他们仿佛告诉我已经捉到了故事,这时他们就会一起说出这一段。之后,他们互相看着朋友而笑了起来,心里像是获得了满足感。

从这次的大声朗读故事中,我知道了故事的重复性对于一位聆听故事的小朋友非常的重要。这不但让故事有了节奏感,而且也能够让小朋友获得了心里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