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井季子
图/叶祥明
译/思铭
原野的小屋里,
女孩儿从窗口仰望着夜空,
说:
“有谁也在什么地方看着哪吧!
好美好美的月亮。”
说:
“有谁也在什么地方看着哪吧!
好美好美的月亮。”
舒了一口气,
微微地笑了:
“今天什么事故也没发生,
是个平安的日子。
但愿明天,
也是一个平安的日子。”
站长刚刚送走了末班车。
微微地笑了:
“今天什么事故也没发生,
是个平安的日子。
但愿明天,
也是一个平安的日子。”
站长刚刚送走了末班车。
喜欢咱们啦!”
【作品解读】
因此纯净优美而感动——读《圆圆的月亮》 (河马 ·2007年05月 )
《圆圆的月亮》讲的是人们与动物对月亮的倾诉,表达了不同的人或动物对生活的不同渴求——伙伴、理解、平安、勇气、健康等等。看了这本书,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化身为书中的一员,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它的图画和文字配合得绝妙。
它的文字非常简洁,每一处只有寥寥数语,用于说出图画难以表达完全的内容。同时,图画又对文字进行充分的补充,这样的配合,即使文字再简单,我们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文中角色的感受,而且陷入这本书营造的氛围中,我们的情感也被带动起来,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共鸣。
为此做出突出贡献的因素是这本书的色调。蓝色显然是作者的深爱,他让整本书都融入了蓝色中,连对页的文字都被印在淡淡的蓝色纸上了。
一 般说来,蓝色虽然可以使人平静,而且用在这里,的确也与月夜的氛围相符。但大面积使用蓝色会让人产生忧郁之情。这本书确实隐含了极淡的忧郁,例如小狗的遭 遇、稻草人的孤单、车站长的背影,还有首尾相呼应的男孩女孩的期盼,他们的倾诉其实都隐含有伤感的成分,毕竟,因为有不满足才会产生渴求啊!
虽然蓝色可以代表心情,但是如果让整个画面充斥同一种色调的蓝色的话,我们难免会因此而产生消极情绪,这可是和圆圆的月亮带给人的感受不相符啊!所以画家让 画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呈现出出不同色调的蓝色,它们因不同的需要而深浅厚薄不一。例如,画面的最高处和最低处颜色最深,近乎黑色,分别代表着高空和大地,然 后越接近正中,蓝色就变得越浅,在地平线附近,蓝色不仅几乎变成了白色,而且还加进了一点点黄、一点点绿,使角色所处的环境变得明亮而突出。
这 样子处理,蓝色带给人的压抑感就被冲淡了很多,画面也产生了动感,使画幅里的原野、大海显得更加宽阔。不仅如此,这样做还带给人以一种印象——月亮仿佛只 是为了照亮人间而明亮着,它慷慨地向下播洒着光辉与温暖。而画面正中的主人公们也因上下方的深色调而更加鲜明,能够轻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所有这些蓝色,在叶祥明的笔下,都是那么纯净,没有一点杂质,这也有效的消除了蓝色容易带给人的压抑,而且使画面变得更加明朗。
为了配合非常简洁的文字,本书里的绝大多数造型都非常简洁,到了几乎没有细节的程度。原野、大海、高山只是一些块状的条带,而人物,比如火车站长,除了轮廓 外一无所有,至于开头结尾处窗口里的男孩女孩,压根就没有露面。这样做,我们一方面可以有足够的空间产生自由的想象,另一方面也就不会因为注意细节而忽略利用色彩精心营造的气氛了。
但是有的画面却把细节渲染得十分突出。例如城市里迷路的小狗,它的皮毛、眼神、嘴唇都刻画得非常细腻,使 得它那忧伤焦虑和期盼的神情简直像一个受委屈的孩子,惹人怜爱。为了突出这种神情,画家在它两边横向展开林立的灰色高楼和一盏孤灯,横跨两页,把小狗狗置 身于这种场景,不能不说它集中了画家的关心与怜惜吧。
还有那条跃出水面的鱼,也刻画得十分精致,简直像要跃出画面似的,那种思索的表情也充满了神奇色彩。
虽然整本书相当的简洁,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单薄。书中有很多细节也是我们应当注意到的,因为它们代表了画家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
我们最应注意的当然是那圆圆的月亮了。它最先出现在封面上,那时它又大又低,好像就挂在小屋的楼顶上,看来这幅画刻画的是明月初升的时分,不信,请看尖尖的屋顶下面,那里还藏着一扇还亮着的窗户哪!到了封底,月亮就变得小得多也高得多了,看来,已是月上中天了。
有时月亮也变得暗淡,那不是因为周围飘过的薄云把它暂时挡了一下么?当薄云散去,它又变得明亮无比,使那一对小鸟笼罩在清光下,它们的和好也让人分外感动。
原野上、大海上的月亮是多么的明亮纯净啊,可当它来到城市上空时就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了,它虽然明亮,却无法使城市摆脱灰暗孤寂和荒凉,小狗狗也越发惹人怜爱了。
还有伴随在月亮周围的星星,它们有时只有一颗,有时又一颗没有,有时又有无数颗,它们都表明了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啊。
总之,《圆圆的月亮》是一部画面非常纯净、故事非常优美的书,两位作者用画面和文字一起为我们营造出一种温情、一种渴求,而且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因此而感动。
书评人打分: ★★★★★
(转载 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bookinfo.jsp?bookid=2000256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