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
一、背景:国门初开、百姓觉醒,贪腐专制、民众不满
文革结束后,在中国大陆内部,共产党独裁集团为维持统治,被迫改革开放。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大陆短暂出现了文化和思想领域短暂活跃和多元的局面,出 现了共产党建政以来从未出现的一些思潮和辩论。此外,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下,共产党各级干部利用手中职权,大肆贪污腐败,引起极大民愤。外部方面,在中共自 认的“老大哥”苏联,戈尔巴乔夫当上了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积极推行一系列新的政策,对所谓的“社会主义阵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然也包括中共统治的中 国大陆。
1986年年底,合肥、上海、北京等地高校发生大规模以“自由民主和反对贪腐”为主要诉求的学生运动。共产党政权极为不安,立即以其固有的思维指责
学生受所谓“境外反华势力”策动、“企图推翻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统治”,并予以镇压。运动平息后,因同情学生运动,时任共产党总书记的胡耀邦被
迫下台,共产党内部一批主张民主自由的人士更是被开除出党。
此后,一直到1989年六四事件前夕,在农业方面,国内粮食减产,粮价上涨;工业方面,大批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国内物价在粮价的推动下,日益飞
涨,并最终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共产党各级干部的贪污腐败不单毫无收敛,反而愈加猖獗。最底层的工人开始无法承受生活的压力,各地罢工运动开始涌现。
二、导火线:胡耀邦逝世及其悼念活动
1989年4月中旬,因同情自由民主而广受学生欢迎的开明派人物、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突然去世。消息传出后,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高校引起了
震动。学生纷纷以各种方式予以悼念。其中更有大批学生相互组织前往天安门广场进行悼念,要求重新评价胡耀邦。与此同时,学生大胆发出自由、民主的诉求。期
间,参与天安门广场悼念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高达数万人,各高校内也不断出现为数众多的各种要求自由民主的“大字报”。
三、过程:以自由、民主为诉求的非暴力和平运动
学生要求民主自由的各种活动不断深化,包括向时任总理的李鹏递交请愿信、废除共产党官方背景的学生会、静坐、游行、罢课等等。4月22日,胡耀邦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此时,在天安门广场静坐的学生已达数十万。
胡耀邦追悼会结束后,因学生诉求并未得到尊重和满足,学生继续罢课抗议,活动也慢慢由北京扩散到上海、天津、南京、西安、长沙、杭州等城市。4月
26日,共产党政府在各大主要喉舌发表《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社论,将学生的和平请愿活动称为“反革命暴乱”,引起学生的极大震惊和强烈不满。学生再
度要求与李鹏等人对话,但均无回应。于是决定在4月27日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后来,有共产党官员出面与北京高校学生代表对话,但却没有任何诚意,引起学
生不满。此后,学生与共产党政府之间的抗议与回旋一直进行,但始终毫无结果。共产党官员甚至暗示会“秋后算帐”,学生不满加深。5月中旬,大批学生在天安
门广场绝食抗议,并举办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此前对学生错误的定性。期间,众多知识分子、工人和其他普通民众受到学生影响而加入声援、静坐、绝食、游行队
伍。
四、密谋:中共元老和强硬派力主流血镇压
中共元老召开秘密会议,称学生背后有人操纵。5月19日,属于党内强硬派的国务院总理李鹏在电视上颁布《国务院关于在北京市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命
令》,宣布实施戒严。此后大批共产党军队开往天安门。但学生和群众不为所惧,继续绝食抗议。在北京街头,有众多学生和民众以各种方式阻拦赶往天安门的军
车。数天后,以大学生为主的各界人士更是举行大规模游行。
6月3日,共产党调集数十万来自各地的军队,发出《紧急通告》,准备对聚集天安门的示威人群进行清场、镇压。
五、屠杀:战车碾压和机枪扫射并举,屠杀学生和市民
6月4日凌晨2时,共产党军队包围了天安门广场。凌晨4时,广场上所有照明灯具被熄灭,大批坦克车和装甲车朝着人群和帐篷碾压而去,坦克车和装甲车
里的共产党军人同时用机关枪向示威者扫射,造成数千人死亡。天亮后,北京市民还发现,在天安门之外的地方,也有零星的针对学生和民众的战车碾压、机枪扫射
行为,并造成诸多死伤。这就是举世震惊的“六四事件”。
六、后续:民运人士入狱或流亡、西方强烈谴责、中共掩盖真相
六四事件发生后,众多参加民主和平运动的学生、知识分子被判刑入狱,或被迫流亡海外。西方民主国家纷纷对共产党的镇压行为予以强烈抗议和谴责,甚至
冻结双边关系,并发起针对共产党政府的各项制裁。中华民国(台湾)政府则宣布向放弃“共产中国”护照的在外国的留学生和学者发放中华民国护照并提供其他资
助。而北京街头则继续有大批军警和车辆维持戒严,直到1990年1月份才解除。此后,共产党政权采用各种手段极力封锁和掩盖事实真相,六四事件及相关话题
在国内被列为敏感话题、禁止谈论,大部分的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六四事件一无所知。
(转载 :http://wang1977.blog.epochtimes.com/article/show?articleid=31471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